發病率:
全球估計約有一千八百萬人口患有痴呆(失智)症,研究顯示全球三分之二的失智症患者居住於發展中國家,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地方,例如印度和中國。研究亦預期全球發病率將於
2025年急升至現時的兩倍。根據研究,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,每一百位老年人中約有2∼3位失智症患者,顯示台灣地區域亦同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的問題。
失
智 症 的 病 程:
失智症發病年齡介於40至90歲間,最常見於65歲以後。通常家人很難說出發病正確時間,患者功能逐漸退化,整個病程約八至十年,但也有到十五年之久的個案。除了血管性失智症是依其腦血管病變而定,一般失智症都是呈階梯式退化的現象。
依病程區分為三期:
第一期(健忘期):
|
|
初期症狀為健忘、多疑、忌妒、依賴….等。對於過去記憶十分清楚,但最近發生的事物,郤容易忘記。
|
第二期(混亂期):
|
|
此一病程患者心智能力已經進行到相當的障礙程度,經常發生誤會、妄想、幻覺、譫妄、徘徊、失眠、意識混濁等精神症狀。
|
第三期(癡呆期):
|
|
進入最為嚴重的後期,已真正進入癡呆期。患者對於時間、地點及人的辨識能多半已完全喪失,無法辨別他人的臉,認不得自己的配偶、子女,甚至連自己是誰也無法記得。此時患者語言的溝通能力也有嚴重的障礙,無法與他人做簡單的應對,只說出幾個字詞且不連貫又不相關。到了病程的末期,患者失去體力,感覺及運動能力也喪失,全身關節僵硬彎曲,而常年臥床狀態導致肌肉萎縮,並逐漸陷於靜止狀態,最後患者呈「植物人」狀態。
|
治療:
早期發現、早期就醫,藉助醫學的測試可以幫助診斷到底問題是否為失智症。醫生需要排除其他可以引致與失智症類似徵狀的疾病,判斷病情,以改善或阻止部份症狀的惡化。
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非藥物治療,如改善環境、採用康復的概念提供患者服務、精神上的支援等都是十分重要的。有效的失智症的患者照顧是個別化而多方面的。
照顧原則: